源無止境 創生有道
央視報道:我國免疫細胞治療成功“出海”救人

發布時間:2025-03-10 08:54   瀏覽次數:35

2025年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首場“委員通道”上,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趙宏委員以“中國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好時候”為關鍵詞,闡述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突破性進展與未來方向。

 

創新藥械:從(cong) “跟隨”到“引領”的跨越

趙宏指出,2024年我國批準上市創新藥48個(ge) 、創新醫療器械65個(ge) ,在研新藥數量躍居全球第二位,標誌著中國生物醫藥產(chan) 業(ye) 實現從(cong) “仿製”到“創贏”的質變。

 

標誌性突破:一家中國藥企研發的雙抗新藥依沃西單抗,在Ⅲ期臨(lin) 床試驗中擊敗全球暢銷抗癌藥Keytruda(可瑞達),為(wei)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帶來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翻倍的療效。此類案例印證國產(chan) 創新已具備競爭(zheng) 力。

高端設備崛起:國產(chan) 手術機器人、人工心髒等高端醫療設備相繼問世,推動中國從(cong) 技術“輸入國”向“輸出國”轉型。

 

細胞治療“出海”:技術突破與(yu) 國際認可

中國細胞治療技術正加速走向全球市場。2024年,上海海關(guan) 通過生物醫藥特殊物品聯合監管機製,助力首例CAR-T產(chan) 品(阿基侖(lun) 賽注射液)跨境流通至香港,為(wei) 境外患者提供新治療選擇。

 

產(chan) 業(ye) 支撐:上海已聚集全國半數CAR-T獲批企業(ye) ,海關(guan) 聯合多部門推出“一企一策”方案,實現12小時全流程通關(guan) ,保障細胞治療原料的時效性與(yu) 安全性。

全球布局:國產(chan) 靶向藥、免疫細胞治療產(chan) 品加速“出海”,如CAR-T療法在血液腫瘤中展現高緩解率,雙抗藥物打破國際壟斷,成為(wei) 全球醫藥市場的重要參與(yu) 者。

 

臨(lin) 床醫生的關(guan) 鍵角色:打通“實驗室到病房”最後一米

趙宏強調,臨(lin) 床醫生是推動創新藥械研發的核心力量。他們(men) 直麵診療痛點,可加速轉化醫學研究,將科研成果轉化為(wei) 臨(lin) 床解決(jue) 方案。

合作機製:醫生與(yu) 科研團隊早期合作,能顯著提升研發成功率。例如,趙宏團隊參與(yu) 的國產(chan) 靶向聯合免疫治療藥物臨(lin) 床試驗,成功讓晚期肝癌患者無瘤生存超4年,相關(guan) 藥物已獲批上市。

挑戰與(yu) 機遇:創新藥械研發需麵對10年周期、10億(yi) 元投入、不足10%成功率”的高風險,但臨(lin) 床實踐與(yu) 科研融合將助力突破瓶頸。

 

政策支持與(yu) 產(chan) 業(ye) 生態優(you) 化

國家政策為(wei) 生物醫藥創新提供強勁動能:

審批改革:簡化細胞治療、基因療法等前沿領域審批流程,加快上市速度。

產(chan) 學研協同:鼓勵醫療機構、高校與(yu) 企業(ye) 合作,構建“基礎研究-臨(lin) 床轉化-產(chan) 業(ye) 應用”全鏈條生態。

國際化布局:通過“一帶一路”等平台推動技術輸出,吸引全球資源助力中國創新。

 

結語

中國生物醫藥產(chan) 業(ye) 的崛起,既是科技自立自強的縮影,也是對全球健康事業(ye) 的貢獻。趙宏委員的發言展現了中國從(cong) “醫藥大國”邁向“醫藥強國”的信心與(yu) 路徑。未來,隨著政策、技術與(yu) 人才的持續共振,“中國創造”有望在全球醫療創新版圖中占據更核心地位,為(wei) 人類健康提供更多裏程碑式解決(jue) 方案。